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一、独自抚养儿子的“仉氏”

她姓仉[zhăng],史籍中称为“仉氏”。从这称谓一眼便看出,她依然未能逃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封建礼教之下普通女子的命运。

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既不敢轻易挥挥衣袖,也未能留下完整的姓名。我翻遍典籍,也只能找得如下信息:

仉氏,生卒年不详

性别:女,民族:汉

政治面貌:群众,职业:在家务农兼打零工

籍贯:山西晋中市太谷县西仉村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

孟母雕像

仉氏成年后嫁到山东邹城市孟家(竟然打破了西北女子不外嫁的传统),儿子三岁那年,外出谋生的丈夫因故离世。以后的日子,仉氏守节寡居,独自艰难抚养孩子成长。

如果仅仅只有这么多,那她真的只会如万万千千淹没在历史烟海里面的普通女性,默默无闻,最多只是比普通家庭妇女多一份艰辛。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只是她当时并不知道。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4

二、不停搬家的母亲

仉氏和儿子的家当时住在一个乱坟岗附近,每逢清明和七月半,四面八方来上坟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她的儿子当时四五岁光景,每每会被那吹吹打打和烟火缭绕的热闹吸引,跟在人群后面,学着那些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磕头作揖,甚至祈祷哭灵,玩得不亦乐乎。

那些大人有时也会逗逗这个小可爱,心情好时还赏他几个鞭炮玩玩,这让他更是忘乎所以,恨不得天天守在坟地。

这可吓坏了仉氏,看觉得这样下去对儿子成长太不利了。自己整天忙于农活,闲下来还得缝缝补补,本来就对儿子疏于管教。儿子如果天天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真的会废了啊!仉氏一咬牙,带着儿子搬了家,这是他们第一次搬家,史称“一迁”。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6

找新家时仉氏多留了个心眼,之前因为图便宜住在荒郊野外,结果儿子天天“泡坟场”。这次几乎倾家荡产,只为要把家安在城里。

城里好啊,有热闹非凡的街道,有卖杂货的,有做陶器的,还有榨油的油坊。西边邻居是打铁的,东边隔壁是杀猪的。

那声音那阵势,再加上闹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这可把小家伙乐疯了。他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最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喧闹,模仿商人做买卖。

看着儿子丝毫没有农村人进城时的小家子气这么快就融入了城市生活,仉氏反而更加忧心忡忡:这纷扰,这诱惑,很快就会毁了儿子啊!这怎么对得起在天之灵的孩子爹啊!搬!必须搬!现在就搬!史称“二迁”。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8

这次母子二人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

学宫是当时国家的公办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

学宫里书声朗朗,开启了儿子新世界的大门。小家伙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有时还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

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小家伙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后,学宫应国家需要开始扩招,那时还没有朋友圈,学宫让学生带着传单各家分发。

仉氏接到传单那一刻,泪流满面,多好的学宫啊,既不需要积分排名也不看房产证,连择校费借读费都没有!于是,仉氏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终于也能有机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入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这回轮到仉氏乐疯了,决定就此定居下来。于第三处定居,史称“三迁”。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10

三、三次搬家的意义

读到这里,诸位看官应该猜到了这位有着奇特姓氏的单亲妈妈是谁了吧?对了,她就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孟母教子”故事的当事人孟母,她的儿子,就是举世闻名的大儒“亚圣”孟子!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点在少年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虽然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唯一条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现如今,在任何网页搜索栏输入“单亲家庭”,直接跳出的都是“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甚至“单亲家庭与犯罪率”等可怕的信息。

而在两千多年前,却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没有心理咨询师也没有社会福利机构援助的情况下,能自发地竭尽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成材,值得今天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12

四、永远做儿子的榜样

但是,从贪玩的小孟子成长为亚圣,仅仅一个住处一个优秀的环境就够了吗?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你未免太小看这位千古育儿典范孟母了!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14

1.

有一次,孟子听到隔壁传过来猪的惨叫声,便问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杀死猪呢?”听到这样的问题,孟母一阵心酸,这两年家贫如洗,饭菜中更是少有肉味。

看着面黄肌瘦的儿子,孟母强忍眼泪:“儿啊,猪是被养来吃的,杀了它,我们就可以吃到肉了。”没想到幼小的孟子竟然抓住了妈妈的字眼:“我们可以吃到,妈妈,你是说我们也可以吃到肉吗?”

这原本只是母子日常对话中很随意的一次小口误,完全可以随便就转移话题的。但孟母毕竟不是普通的母亲,她却在此刻认真起来了!

孟母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我更不应该欺骗他。虽然是我自己口误,但既然说出了‘我们可以吃’,哪怕再没钱,我也得兑现承诺,不然这就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

于是孟母凑了家里全部零钱去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小孟子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被母亲用行动教会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人无信不立。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16

2.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艰难如此,而母亲却尽了最大的努力,让小孟子现在是学也上了,肉也吃了,那他接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孟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入睡,从此一定发奋图强,出人头地,好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然而恰恰相反,两千年前的小孟子和今天的你我并没有太大区别。贪玩好动,无法对枯燥乏味的书本持之以恒,无法对严厉刻板的学究老师日久生情……

于是乎,小孟子趁那个老学究正在讲台上全情投入地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时候,把书包一卷,藏在怀中,猫下腰悄悄从后门溜出了教室,最后还不忘记在窗口朝把风的老铁做个鬼脸。

河里有鱼虾,树上有鸟窝,田里有黄瓜,枝头有蝉鸣……哪一件都比那连个插图都没有课本有意思一万倍。小孟子一如当年的你我,这半天彻底放飞了自己。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18

夕阳西下,意犹未尽的小孟子带着一身草屑一身泥回到家。

母亲和往常一样正在织布机前忙碌,没有说话也没抬头。孟子走上前去,正要像往常一样问好时,却看到母亲拿起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几下将刚刚织好的布匹剪成了几段破碎!

小孟子惊愕成分,十分不解地呆立在那里。

孟母这才缓缓抬起头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妻夫子,而不乏粮食呢?”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这“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他再也不敢怠慢,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0

3.

小孟子长大的时候,正是春秋战国时代,学术风气蓬勃发展,诸子百家争奇斗胜,使人眼花缭乱。所以两千年前的孟子,和今天的你我过完高考这个独木桥之后,面对志愿书时不知道在那五花八门的专业里面怎么选择一样迷茫。

然而孟母有她坚决的主张,无视于老庄的玄虚,不屑于杨朱的功利,惟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她亲自寻寻觅觅,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这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

孔校长当时在曲阜开的六艺学院,可是当年名副其实的211大学。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学者云集。孟子十五岁时,在孟母的鼓励下,由邹城来到了曲阜,从此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孔校长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对左右说:“孟孺子性乐仁义,言称尧舜,世所稀有也。”良师有慧眼,真乃人生之大幸也!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五年,学问德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2

4.

孟母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的种种做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所以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亚圣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年轻时的孟子已经威名远扬了,经常受邀访问讲学题词。有天,他回到家,一进门发现妻子正蹲在房间地上找什么东西。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4

两千年前的社会,对女性非常不公平,不像今天,女生可以自由撒娇卖萌动如脱兔。那时的各种妇德礼仪要求女性说话走路都有固定的仪态,所以这个蹲在地上的样子在当时是极不符合礼仪要求的。

这事让年轻的孟子勃然大怒,我堂堂一著名青年才俊,还天天在外面给人讲三从四德,自己的老婆在家竟如此放肆,成何体统?!休了!

孟母听到儿子的怒吼,赶紧出来,对年少轻狂的儿子说了一段话:“是的,妇人在外应该有三从四德,而你作为男人,也要注意自己礼仪举止,你进门前敲门了吗?你都没做到基本礼貌怎么能强迫别人呢?”

一席话,让孟子低下高傲的头颅,反省自己的错误,和妻子和睦相处。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6

五、鼓励儿子去感受更大的世界

作为那个时代的学术界大V,孟子当然也懂得“生活不只眼前的讲学,还有诗和远方”的道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越来越觉得需要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于是他不满足于只在鲁国发展,开始地规划他的出国梦。

但母亲年岁已高,身体大不如前,好男儿虽志在四方,但相依为命的母亲一定是最重要的牵挂。

一生睿智的孟母如何看不出将近而立之年的儿子的为难?她把儿子叫到跟前,毅然决然地说:“自古以来,下得厨房,侍奉家人以及三从四德便是女子的本分,在家听父母,嫁人靠夫君,晚年随子女。如今啊,我已经尽了我的本分,现在该是让你放手一搏实现人生大目标的时候啦!孩子,此时不搏,更待几时?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岁?”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28

这番堪称千古名言的训导,让学术大V孟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办好签证立马出国,在浩瀚的天空翱翔。

我们今天看到的孟子所有的成就,差不多都是在他出国后获得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十步笑百步”,

“王顾左右而言他”,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金句,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光芒万丈!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还有哪些(孟母教子的故事) 30

结语:

而在这万丈光芒里,我们不能忽视,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圣人背后,尽力擎着一支蜡烛,用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为孟子照亮了前行的路。总结起来,孟母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1. 重视生活环境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2. 身教重于言传;
  3. 诚实守信,持之以恒的品质;
  4. 因材施教,不盲目跟风;
  5. 学会适时地放手;
  6. 最重要的是,无论多么艰难的境地都不轻言放弃,乐观积极。

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的一言一行,决定着孩子未来能走多远,能飞多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xy_se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下午2:55
下一篇 2023年7月20日 下午2:59

相关推荐